曹端

曹端

曹端(1376—1434年),字正夫,号月川,河南渑池人。明初著名的学者、理学家。明永乐六年(1408年),33岁的曹端参加了河南乡试,考中第二名;第二年,又参加了京城的会试,以副榜(乙榜)第一的身份.被授为山西霍州学正(州里主管学务的官员)。从此 ,曹端步入仕途,在从政、从教之余,潜心理学研究。其学以躬行实践为务,而以存养性理为大端,对理学重要命题多有修正、发挥,被论者推为“明初理学之冠”。

人物生平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一位被史学家称为“明初理学之冠”的大学者,他就是曹端。

  曹端(1376-1434),字正夫,号月川,河南渑池人。他生活在“洪武、永(乐)宣(德)之际”(孟化鲤《月川先生〈录粹〉序》)。天资颖异,“少负奇质,知读书”。5岁时,见到号称中国古代哲学之源的《河图》、《洛书》,竟画地以质之父,其父竟被问倒。15岁后,曹端曾从事农耕,业余苦读,“座下着足处两砖皆穿”。17岁时,他已博览群书,专为自己构一书室,自名曰“勤苦斋”,以陈经籍。18岁,开始专习儒业,“师事宜阳马子才、太原彭宗古(《中华儒学通典》),“游乡校”,成为秀才,其时他已打下深厚的儒学功底,“博通五经”。

  明永乐六年(1408年),33岁的曹端参加了河南乡试,考中第二名;第二年,又参加了京城的会试,以副榜(乙榜)第一的身份.被授为山西霍州学正(州里主管学务的官员)。从此 ,曹端步入仕途,在从政、从教之余,潜心理学研究。

  宋朝是中国理学的鼎盛时期。周敦颐等辈首创理学,他们把“理”或“天理”说成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所以称为理学。自周敦颐以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等,名家辈出,理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亡至元朝,汉文化受创,理学式微、经过元末社会大动荡,朱元璋在血雨腥风中建立了朱明王朝,时隔30多年,又出现了“靖难之变”,明成祖在杀伐之余.极需社会稳定,统一思想,不忘“右文”,令解缙等纂成《永乐大典》,但程朱理学却渐趋湮没成为“绝学”。身处河洛名区、理学之乡渑池的曹端,便“首起崤渑间,倡明绝学”(《明史·曹端列传》)。在从政以前,曹端已拳拳服膺于程朱理学思想,由此上追至宋儒周敦颐,仰慕周的哲学,取法周《拙赋》之意,名书室为“ 拙巢”以自勉。到霍州后,仍用“拙巢”匾其寓室,“以示不忘其初之志”(薛瑄《拙巢记》)。▲

学术成就

  学宗朱熹,“辟邪”倡道

  曹端20岁左右得《辩惑编》,经过认真研读,欣喜地说:“道在其中矣”,毅然以斯道为已任 。他从儒家正统立场出发,屏斥佛教与道教。说:“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释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他 虽有启蒙老师,却独辟蹊径,上尊朱熹,提出了“理驭气”说,主张于心上做功夫。继承并发扬了理学思想,倡导理学正统。基于此,他反对“一切虚浮、巫觋、风水、时日”等封建迷信活动,在他倡导下,官府毁坏坑骗群众的“淫祠”百余间。在灾荒年间,他还积极倡导赈灾活动,救活了不少劳苦百姓,这在封建社会里是难能可贵的。

  推尊太极,上溯宋儒

  在治学上,他推尊“太极”,认为这是事物的本源。是“理”是“道”。他说:“学欲至乎圣人之道,须从太极图上立脚跟。”又曰:“道即太极,太极即道,以通行而言则曰道,以不杂而言则曰一,夫岂有二焉。”这种世界一元论观点是唯物的。他的哲学思想是发展的。由此,他反对朱熹的太极“不自会动静”一说,认为太极会自动静,认识到了太极对事物的能动作用。由朱熹上推至二程之师周敦颐,重新为周的《太极图说》作了注解。

  躬行实践,重视教化

  曹端为学刻苦专一,躬行实践,重视言传身教。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他注重以德服人,知行合一.向学生们传授做人的方法。曹端在霍州十余年,修明正学,政绩颇佳,且对理学有真知灼见。因而得到四方学者士人的敬慕,争相投其门下受教,“闻风来学者数百人”,“诸生服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论”。父母丧,他归葬渑池,庐墓六年,霍州诸生不远千里,“多就墓次受学”(《明史·曹端列传》)。

  曹端在霍州讲学时,霍州学者李德见到曹端后,对学生说:“学不厌,教不倦,是曹子的盛德啊!”至于他知古今,达事变,这一点后学很少有赶得上的。古语说:‘得经师易,得人师难’,你们得到了人师啊!”于是他避席不在霍州讲学。曹端知道后,虚怀若谷,同样认为李德品行高尚,让学生们挽留他一同讲学。

  重视“预养”功夫

  曹端的道德修养方法为“事心之学”,特别重视心之未发时的“预养”功夫,主要是“诚”、“敬”二字:“诚”是虚静无欲,继承了二程哲学;“敬”贵自思、自省,修身养性,暗合陆、王“心学”。这一点,为明代渑池的另一位理学家张信民(号抱初)所发扬光大。因“诚”、“敬”二字,曹端认为“孔颜之乐是仁者之乐”,能修身的‘仁者’自然常乐。朱熹排斥陆、王的心学功夫说,曹端能兼收并蓄,心底广阔乃为朱熹所不及。▲

作者《曹端》的诗文
赏析

续家训

曹端曹端 〔明代〕

修身岂止一身休,要为儿孙后代留。但有活人心地在,何须更问鬼神求。

赏析

诫子孙

曹端曹端 〔明代〕

越奸越狡越贫穷,奸狡原来天不容。富贵若从奸狡得,世间痴汉吸西风。

赏析

典试陜西

曹端曹端 〔明代〕

天道原来秉至公,受天明命列人中。抡才若不依天道,王法虽容天不容。

赏析

气化

曹端曹端 〔明代〕

太一分兮作两仪,阴阳变合化工施。生人生物都无种,此是乾坤气化时。

赏析

戒酒 其一

曹端曹端 〔明代〕

养性毋贪昏性水,成家切戒破家汤。怕君不信观前古,桀纣曾将败夏商。

赏析

兄弟 其一

曹端曹端 〔明代〕

白头兄弟古今稀,奉劝同胞共乳知。友爱相亲须及早,白头兄弟古今稀。

© 2023 新新信息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