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元代〕
隔墙听琴月明中,琴三弄,闲愁万种,自诉情衷。要知音耳朵,听得他芳心动。
司马、文君情偏重,他每也曾理结丝桐。又不是《黄鹤醉翁》,又不是《泣麟悲凤》,又不是《清夜闻钟》。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7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正宫】塞鸿秋 代人作
贯云石 〔元代〕
永遇乐·舟中感旧
徐灿 〔清代〕
好事近·帘外五更风
纳兰性德 〔清代〕
万年欢(有感)
王质 〔唐代〕
卜算子(寿母)
邹应龙 〔宋代〕
临江仙(前县尉吕次新自台城来访,酌酒为劝)
姚述尧 〔宋代〕
长相思
石孝友 〔宋代〕
如梦令(记梦)
廖行之 〔宋代〕
七娘子(和贺方回登月波楼)
毛滂 〔宋代〕
蝶恋花(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