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画舫宜凉夜,沧江酒气清。星河分棹影,鸥鹭起歌声。
海旷天低水,潮平月到城。澹山有佳处,遥见蚌珠明。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咏方广诗
李白 〔唐代〕
浣溪沙·庭菊飘黄玉露浓
顾敻 〔五代〕
忆余杭·长忆吴山
潘阆 〔宋代〕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闺情
李清照 〔宋代〕
品令
李廌 〔宋代〕
醉桃源
陈允平 〔宋代〕
倦寻芳
诉衷情(咏闲十首)
张抡 〔宋代〕
菩萨蛮(残春)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