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庐峰天外丽清晖,金削芙蓉合翠微。石镜倒明华顶曙,香炉遥絓瀑泉飞。
谪仙吟处苔应没,惠远门空客到稀。此度山人多邂逅,为君谈笑拂尘衣。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折桂令·自述
元吉 〔金朝〕
【正宫】叨叨令
周文质 〔元代〕
【中吕】卖花声 月夜
李致远 〔元代〕
折桂令·中秋
张养浩 〔元代〕
【仙吕】一半儿 病酒
徐再思 〔元代〕
酒泉子·芳草长川
冯延巳 〔五代〕
沁园春·诗不穷人
陈人杰 〔宋代〕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近现代〕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
温庭筠 〔唐代〕
酒泉子·无题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