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魏帝连枝不共荣,淮王斗粟若为情。风霜况是同根蒂,骨肉应怜好弟兄。
山色晓帘沙雁白,海天秋屿雪鸪鸣。合欢也似姜肱被,长奏埙篪酒共倾。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双调】折桂令 严客星
鲜于必仁 〔元代〕
【中吕】粉蝶儿_怨别画阁萧
陈克明 〔元代〕
【中吕】山坡羊_酒友刘伶不
张可久 〔元代〕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秦观 〔宋代〕
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
范成大 〔宋代〕
浣溪沙·五月江南麦已稀
纳兰性德 〔清代〕
玉楼春(红梅)
毛滂 〔宋代〕
如梦令
程垓 〔宋代〕
菩萨蛮(初夏)
赵长卿 〔宋代〕
江城子(和叶左丞石林)
沈与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