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石林迢递辋川斜,积雨烟空见枣花。翠壁红泉分鸟道,白云芳草半人家。
木兰柴口朝行药,白石滩边暮浣纱。缨冕向来真外事,欲从林叟问烧畬。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读圆觉经
辛弃疾 〔宋代〕
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
白居易 〔唐代〕
别州民
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虞集 〔元代〕
喜迁莺·清明节
薛昭蕴 〔唐代〕
浣溪沙·送王子勉都运关中
王恽 〔元代〕
浣溪沙·舟泊东流
薛时雨 〔清代〕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纳兰性德 〔清代〕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 〔宋代〕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