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家住双旌久不回,一瓢江上独倾怀。篝灯坐听风林雨,穗帐閒荒药径苔。
西州别后羊昙泣,楚泽春深宋玉哀。我欲持觞酹芳草,夕阳何处是泉台。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殿前欢·客中
张可久 〔元代〕
西江月·四壁空围恨玉
张良臣 〔宋代〕
菩萨蛮·渚莲红乱风翻雨
张孝祥 〔宋代〕
千秋岁·淡烟平楚
刘基 〔明代〕
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
厉鹗 〔清代〕
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李慈铭 〔清代〕
满江红(渔舟)
王质 〔唐代〕
南歌子(茉莉)
陈允平 〔宋代〕
丑奴儿(寿词)
姚述尧 〔宋代〕
望海潮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