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劳君轩佩问荆扉,客里相逢思转迷。芳草断云惊别久,青山明月旧游非。
瀛洲迢递愁中望,海树苍茫鸟外微。别后思君何处是,荒原残日草依依。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题东虎丘寺六韵
白居易 〔唐代〕
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夜玉山舟中赋
张雨 〔元代〕
【双调】水仙子_翰林风月进
张可久 〔元代〕
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
李珣 〔五代〕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毛泽东 〔近现代〕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邓剡 〔宋代〕
摸鱼儿·掩凄凉黄昏庭院
程垓 〔宋代〕
永遇乐
张孝祥 〔宋代〕
菩萨蛮·山城夜半催金柝
顾贞观 〔清代〕
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顾彩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