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色借苍苔古,春随野蔓空。回看五陵上,无树起秋风。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江夜舟行
白居易 〔唐代〕
烟澹月濛濛,舟行夜色中。江铺满槽水,帆展半樯风。
叫曙嗷嗷雁,啼秋唧唧虫。只应催北客,早作白须翁。
洛下闲居寄山南令狐相公
已收身向园林下,犹寄名于禄仕间。不锻嵇康弥懒静,无金疏傅更贫闲。
支分门内馀生计,谢绝朝中旧往还。唯是相君忘未得,时思汉水梦巴山。
【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_警世有见识
曾瑞 〔元代〕
天净沙·江亭远树残霞
吴西逸 〔元代〕
【双调】拨不断 夏宿山亭
李致远 〔元代〕
【双调】新水令 离别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近现代〕
浣溪沙·语燕鸣鸠白昼长
刘基 〔明代〕
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陈继儒 〔明代〕
莺啼序(吴江长桥)
黄公绍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