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不到禅扉久,灵花又早秋。白云飞欲去,还被远公留。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西河·西江水
辛弃疾 〔宋代〕
贺新郎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一毛不拔
邯郸淳 〔魏晋〕
【双调】寿阳曲_答卢疏斋山
珠帘秀 〔元代〕
【仙吕】一半儿_手帕藕丝纤
王举之 〔元代〕
【仙吕】翠裙腰 闺思
朱庭玉 〔元代〕
【双调】水仙子
张养浩 〔元代〕
青门饮·寄宠人
时彦 〔宋代〕
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
郭麐 〔清代〕
浣溪沙·一向温存爱
况周颐 〔清代〕
一向温存爱落晖,伤春心眼与愁宜,画阑凭损缕金衣。渐冷香如人意改,重寻梦亦昔游非。那能时节更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