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高台犹有凤凰名,台下金河绕帝庭。淮水漫流千古恨,钟山还带六朝青。
风樯积雨丹阳渡,酒幔寒花白下亭。欲把一杯招李白,海天霜雁晚冥冥。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清江引·秋居
吴西逸 〔元代〕
山坡羊·北邙山怀古
张养浩 〔元代〕
殿前欢·畅幽哉
贯云石 〔元代〕
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
望江南·天上月
佚名 〔五代〕
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张曙 〔唐代〕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韦庄 〔唐代〕
杨柳枝·桃源仙子不须夸
司空图 〔唐代〕
忆余杭·长忆吴山
潘阆 〔宋代〕
南乡子·斜月半胧明
王鹏运 〔清代〕
斜月半胧明,拣雨晴时泪未晴。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