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载笔洪州日月迁,至今歌颂四明贤。乙明自悔春田讼,伯起如多夜馈还。
锁闼移官仍楚俗,褰帷行县亦章边。道途若问新为守,应有人传佐郡年。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水龙吟·题文姬图
纳兰性德 〔清代〕
青衫湿遍·悼亡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酴醿)
姚述尧 〔宋代〕
西江月(咏冬十首)
张抡 〔宋代〕
满庭芳(上张紫微)
石孝友 〔宋代〕
长相思
程垓 〔宋代〕
兰陵王
李公昴 〔宋代〕
鹧鸪天(欧倩)
赵彦端 〔宋代〕
永遇乐(初夏独坐西山钓台新亭)
李弥逊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