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洴澼或难免,机槔不可为。岂不贵所用,工拙有相宜。
当津游上才,皎皎扬英姿。伊予山野人,微尚殊支离。
下翔限斥鴳,归捧惭西施。不如脩初服,从此遄还期。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双调】庆东原_西皋亭适兴
薛昂夫 〔元代〕
寿阳曲·别朱帘秀
卢挚 〔元代〕
蝶恋花·北斗秋横云髻影
吴文英 〔宋代〕
鹧鸪天·酬孝峙
钱继章 〔清代〕
天仙子
赵令畤 〔宋代〕
阮郎归·女贞花白草迷离
王国维 〔近现代〕
眼儿媚·林下闺房世罕俦
纳兰性德 〔清代〕
虞美人·黄昏又听城头角
应天长·条风布暖
周邦彦 〔宋代〕
贺新郎·赋琵琶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