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江汉滔滔制节繁,榴花五月映归轩。身边凤字供亲寿,阶下骢鞍荷主恩。
杖屦旧称君子德,诗书今并母仪论。东南若到称觞日,定有葱烟上里门。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仙吕】泣彦回
朱庭玉 〔元代〕
【双调】沽美酒兼太平令
张养浩 〔元代〕
水仙子·乐清箫台
乔吉 〔元代〕
小重山·几点疏雅誊柳条
张景祁 〔清代〕
霜天晓角·重来对酒
纳兰性德 〔清代〕
点绛唇·红杏飘香
苏轼 〔宋代〕
□□□(闻鹃啼)
王质 〔唐代〕
贺新郎(僧如梵摘阮)
李好古 〔宋代〕
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
陈允平 〔宋代〕
醉落魄
张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