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次韵谢蜀王六首 其五

方孝孺 方孝孺〔明代〕

全德巳看承道统,雄才更复主诗盟。欲知圣敬心无息,顾諟参前与倚衡。

方孝孺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臧僖伯谏观鱼

左丘明左丘明 〔先秦〕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赏析 注释 译文

燕归梁·春愁

石延年石延年 〔宋代〕

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伤春伤别几时休。算从古、为风流。
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不知供得几多愁。更斜日、凭危楼。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国遥·金翡翠

韦庄韦庄 〔唐代〕

金翡翠,为我南飞传我意:罨画桥边春水,几年花下醉?
别后只知相愧,泪珠难远寄。罗幕绣帷鸳被,旧欢如梦。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毛泽东 〔近现代〕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赏析 注释 译文

高阳台·和嶰筠前辈韵

林则徐林则徐 〔清代〕

玉粟收余,金丝种后,蕃航别有蛮烟。双管横陈,何人对拥无眠。不知呼吸成滋味,爱挑灯、夜永如年。最堪怜,是一泥丸,捐万缗钱。
春雷歘破零丁穴,笑蜃楼气尽,无复灰然。沙角台高,乱帆收向天边。浮槎漫许陪霓节,看澄波、似镜长圆。更应传,绝岛重洋,取次回舷。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和吴尉子似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怅平生肝胆,都成楚越,只今胶漆,谁是陈雷。搔首踟蹰,爱而不见,要得诗来渴望梅。还知否,快清风入手,日看千回。
直须抖擞尘埃。人怪我柴门今始开。向松间乍可,从他喝道:庭中且莫,踏破苍苔。岂有文章,谩劳车马,待唤青刍白饭来。君非我,任功名意气,莫恁徘徊。
赏析 注释 译文

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苏轼 〔宋代〕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缲 通:缫)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赏析 注释 译文

阮郎归·初夏

苏轼苏轼 〔宋代〕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水沈 一作 水沉)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赏析

望江南(雨)

黄公绍黄公绍 〔唐代〕

思晴好,去上竹山窠。自古常言光霁好,如今却恨雨声多。奈此坐愁何。
© 2023 新新信息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