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复淹邦邑,旋仍寄海城。一看东泖月,几唤北江莺。
地湿身曾健,潮諠寐果惊。乌情终急哺,骥子竟何成。
踽踽形将影,沧沧弟忆兄。累朝谁直笔,四海独苍生。
前汉留班史,云间挺陆衡。餐挥巨口鲙,卧听九皋鸣。
方朔元金马,长门足长卿。文章会琬琰,举动必铿鍧。
夜有青藜引,晨趋华盖行。数砖风禁切,视草药阶清。
夙昔鄱阳使,伊余拥幰征。云霾负嵎虎,风涌骇波鲸。
黯黩川原血,轰豗玉石倾。衣冠函窜突,戟剑戛摩争。
即幸缄书达,犹惭虚左迎。扶摇冀奋翼,騕袅忽垂缨。
混沌玄黄战,阴沉日月精。眉山亦按狱,谷口合归耕。
早见羞张挚,交谗似屈平。竟陈徒愤郁,高义秪拘儜。
茫渤任公钓,缑岑子晋笙。吾衰尚馀此,长啸舞霓旌。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