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起卧祗茅屋,行吟自野夫。山林非遁世,水竹乃忘吾。
莺语春将晚,葵倾日向晡。怜兹虽负郭,似觉远人徒。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冬夜示敏巢 时在东都宅。
白居易 〔唐代〕
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
贯云石 〔元代〕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冯延巳 〔五代〕
水调歌头冬至,同行台王子勉中丞,韩君美
白朴 〔元代〕
鹧鸪天·杨柳东塘细水流
蒋春霖 〔清代〕
眼儿媚·一寸横波惹春留
厉鹗 〔清代〕
风流子·枫林凋晚叶
周邦彦 〔宋代〕
六丑·落花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中秋饮南楼呈范宣抚)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