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从结发时,远戍渔阳陬。官卑分易尽,常得櫜鞬游。
倏奉天王命,分符东海头。怒发凌齐飙,壮图指吴钩。
弹冠桑梓间,父老慰且酬。再拜谢父老,黾勉展所猷。
薄言省繁役,妄意振颓流。遂得循例迁,幸免覆餗羞。
乙卯入吴会,倭奴正虔刘。帆樯日无辉,烽燹天为愁。
征兵出万里,吴儿何能谋?但称练土著,伊谁为之筹?
予承两将后,覆辙不敢由。檄募婺越士,交知苦相留。
当日主此盟,惟有谭郡侯。转瞬蔚如云,士气横南州。
才罢远方戍,始减征徙忧。三年戢吴越,乃及闽楚畴。
六年事闽楚,五岭兴戈矛。一时氛祲中,跃马更操舟。
狐鼠无遗踪,鲸鲵能复裒?余黎既复业,残邑亦遂收。
海波息奔腾,山鬼绝啁啾。驱驰片心存,至死那敢休!
方为永安计,海滨肆探求。遴卒与澄籍,旦夕虑已周。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孟诸,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市)人,祖籍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戚继光风流倜傥,爱好读书,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联合俞大猷等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为祸多年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万历十三年(1585年),受到弹劾的戚继光,被罢免回乡。万历十六年,病死于家中,时年六十一,谥号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