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宜城二月莺啼早。罗敷十五双鬟小。锦带约桑钩。使君南陌头。
连钱嘶日暮。共返宜城渡。莫是看罗敷。罗敷自有夫。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越调】天净沙 探梅
徐再思 〔元代〕
浣溪沙·马上凝情忆旧游
张泌 〔唐代〕
蝴蝶儿·蝴蝶儿
一剪梅·袁州解印
刘克庄 〔宋代〕
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施耐庵 〔元代〕
潇湘神·湘水流
刘禹锡 〔唐代〕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辛弃疾 〔宋代〕
潇湘神
黄公绍 〔唐代〕
踏莎行(赠周节推宠姬)
刘镇 〔宋代〕
霜天晓角
林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