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城南暮雨。尚有采桑秦氏女。低系桑笼。独倚桃花一树红。
青骢西去。口里衔丝衔不住。归到灯前。一任三眠与四眠。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哨遍·高祖还乡
睢景臣 〔元代〕
【南吕】玉交枝
乔吉 〔元代〕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刘克庄 〔宋代〕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吕本中 〔宋代〕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张志和 〔唐代〕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毛滂 〔宋代〕
满江红·金陵怀古
萨都剌 〔元代〕
菩萨蛮·山城夜半催金柝
顾贞观 〔清代〕
西江月·渔父词
辛弃疾 〔宋代〕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