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粉蕊飘来薄,红英落处稀。一团并作屐头泥。却是桃花飞过、李花飞。
残粉留青蒂,零红断碧枝。落花那辨早和迟。空自晓风吹了、晚风吹。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黑漆弩·游金山寺
王恽 〔元代〕
邻曲子严伯昌,尝以《黑漆弩》侑酒。省郎仲先谓余曰:“词虽佳,曲名似未雅。若就以‘江南烟雨’目之何如?”予曰:“昔东坡作《念奴》曲,后人爱之,易其名为《酹江月》,其谁曰不然?”仲先因请余效颦。遂追赋《游金山寺》一阕,倚其声而歌之。昔汉儒家畜声伎,唐人例有音学。而今之乐府,用力多而难为工,纵使有成,未免笔墨劝淫为侠耳。渠辈年少气锐,渊源正学,不致费日力于此也。其词曰:
苍波万顷孤岑矗,是一片水面上天竺。金鳌头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蛟龙虑恐下燃犀,风起浪翻如屋。任夕阳归棹纵横,待偿我平生不足。
【南吕】四块玉_天台路采药
马致远 〔元代〕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秋瑾 〔近现代〕
玉楼春·东山探梅
刘镇 〔宋代〕
菩萨蛮·富阳道中
毛滂 〔宋代〕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赵令畤 〔宋代〕
踏莎行·倚柳题笺
纳兰性德 〔清代〕
西江月(为范南伯寿)
辛弃疾 〔宋代〕
满江红·山居即事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
李煜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