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自辞濠上寻中散,曾在梁园赋《子虚》。入世已无操瑟想,闻君尚有带锄书。
东田秋到花开后,西浦人逢落雁初。只道乘风应万里,相看犹是旧蒿芦。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墨子怒耕柱子
墨子及弟子 撰 〔先秦〕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 :“骥足以策。” 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
【正宫】小梁州_篷窗风急雨丝丝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清江引_张子坚席上
【商调】梧叶儿 钓台
徐再思 〔元代〕
酒泉子·雨渍花零
李珣 〔五代〕
南歌子·柳色遮楼暗
张泌 〔唐代〕
红林擒近·寿词·满路花
陈允平 〔宋代〕
贺新郎·太白墓和雅存韵
黄景仁 〔清代〕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辛弃疾 〔宋代〕
剔银灯
关注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