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红柳铺空暗。枉横笛、玉关高处,路迷难辨。倒影龙沙天万里,无数离人古怨。
偏马后、桃花似电。今夕长城还有月,问可能、照得春闺见。
又过了,几声雁。
军门夜午催传箭。暖边庭、射雕小猎,椎牛高宴。帐外刀光疑斫阵,却是星河自澹。
已寒得、一灯都战。休怪健儿头白早,便燕支、山色如今换。
闲坐把,铁衣绽。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双调】庆东原_闲评论,猛
周文质 〔元代〕
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
孙光宪 〔五代〕
江城子·病起春尽
陈子龙 〔明代〕
永遇乐·投老空山
辛弃疾 〔宋代〕
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时欲作亲旧报书,纸笔偶为大风吹去,末章因及之。
投老空山,万松手种,政尔堪叹。何日成阴,吾年有几,似见儿孙晚。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后人凄断。想当年良辰已恨,夜阑酒空人散。停云高处,谁知老子,万事不关心眼。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霎时风怒,倒翻笔砚,天也只教吾懒。又何事,催诗雨急,片云斗暗。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遂宁好(并序)
马咸 〔魏晋〕
临江仙(落梅)
王炎 〔宋代〕
青玉案(采莲女)
陈允平 〔宋代〕
归国谣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