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清代〕
少年里社目狂生,被酒时时带剑行。列传常思追剧孟,天心强派作程婴。
忍寒何必因人热,超义无妨冒死争。到此一齐都忏悔,道书坐对短灯檠。
林纾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官教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曾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 其二
白居易 〔唐代〕
长夜君先去,残年我几何。秋风满衫泪,泉下故人多。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 〔宋代〕
醉妆词·者边走
王衍 〔五代〕
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
张元干 〔宋代〕
金缕曲·春梦年来惯
高鹗 〔清代〕
不见畹君三年矣,戊申秋隽,把晤灯前,浑疑梦幻,归来欲作数语,辄怔忡而止。十月旬日,灯下独酌,忍酸制此,不复计工拙也。
春梦年来惯。问卿卿,今宵可是,故人亲见?试剪银灯携素手,细认梅花妆面。料此夕、罗浮非幻。一部相思难说起,尽低鬟,默坐空长叹。追往事,寸肠断!尊前强自柔情按。道从今,新欢有日,旧盟须践。欲笑欲歌还欲哭,刚喜翻悲又怨。把未死、蚕丝牵恋。那更眼波留得往,一双双,泪滴珍珠串。愁万斛,怎抛判?
木兰花(甘泉岩)
曾原郕 〔唐代〕
怨春郎(宿池口)
王质 〔唐代〕
千秋岁(寿圆北山六十)
彭子翔 〔宋代〕
好事近(早梅)
王炎 〔宋代〕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