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少小唯贪酒,病来才信医。问方逋客许,寻药野人疑。
夜捣全听惯,寒煎觉沸迟。古贤曾爱死,此意亦谁知。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
白居易 〔唐代〕
普天乐·垂虹夜月
徐再思 〔元代〕
长相思
林升 〔宋代〕
青玉案·江南秋色垂垂暮
王国维 〔近现代〕
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元好问 〔金朝〕
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
张元干 〔宋代〕
沁园春(同前韵再会君鼎饮,因以为别)
陈人杰 〔宋代〕
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纳兰性德 〔清代〕
一剪梅·中秋元月
辛弃疾 〔宋代〕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