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短亭车马地,送子一盘桓。不畏离群久,所嗟行路难。
晒衣云日薄,扑面水风酸。圣有中庸训,时时著意看。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蟾宫曲·赠名姬玉莲
徐再思 〔元代〕
玉芙蓉·雨窗小咏
沈自晋 〔明代〕
【越调】斗鹌鹑 闺情
沙正卿 〔唐代〕
【正宫】醉太平
曾瑞 〔元代〕
寄生草·饮
白朴 〔元代〕
玉楼春·春恨
晏殊 〔宋代〕
浣溪沙·寄严荪友
纳兰性德 〔清代〕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宋代〕
哨遍(秋水观)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