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陶渊明,脱颖深天机。丛菊绕荒径,五柳摇幽扉。
生逢卯金兴,典午势已非。著书但甲子,岁晚频歔欷。
仕宦聊复尔,樽酒真焉依。南亩犹种秫,西山同采薇。
浩歌归去来,熹微恨晨晖。迷途往莫谏,今是庶可几。
蓄琴但取意,不施弦与徽。观其四八目,贤哲在所希。
出处固有意,夫岂轻行违。谁云惮束带,辞荣俄拂衣。
念彼同产人,抚视因遄归。平生共志趣,但有一翟妃。
少陵罪责子,颇谓达道非。右丞鄙乞食,更以人我讥。
乃知第一流,尚此知音稀。妙诗发天奥,流转同衡玑。
自谓处人境,喧无车马騑。心与尘事远,地偏堪遁肥。
东篱秋色晚,悠然望翠微。真意不可辨,佳气随鸟飞。
诗辞向千载,凛凛犹光辉。我生但睎骥,望之有等威。
行怀斜川游,坐想栗里矶。九原不可作,筑亭傍崔嵬。
独取诗句名,櫩宇殊飞翚。岩谷有杳霭,花卉无纷菲。
修篁寒逼人,坐如霜雪飞。诸公赏清致,野服驰鞯鞿。
经丘复寻壑,不惮历崄崎。壶觞更命釂,藻翰各一挥。
高谈破滞论,妙处端解围。食冷或屡暖,哦诗宁忍饥。
褒假猥见及,责善非所祈。愿以靖节语,佩之如弦韦。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