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宋代〕
云巢幽人爱江渚,抽思挥毫写横素。波澜不惊潦水尽,秋气晶明绝烟雾。
征帆去棹不相袭,岸曲洲旋总堪赋。孤村城市仅如蚁,百丈牵江直如缕。
萧萧木叶洞庭波,历历晴川汉阳树。蒹葭宿雁天欲霜,丛苇寒鸦日云暮。
就中楼观何王宫,想见华年贮歌舞。丹青倒景骇灵怪,粉黛含情怨幽阻。
青春游子憺忘归,白日泠风帐中语。人间遗迹何足留,最惜精思堕尘土。
郭熙平远无散地,小米苍茫托天趣。铦锋铓戟不破墨,刻画晶荧昔谁苦。
渤海细书艺文草,精绝戈波绝回互。南唐后主万鸦图,点点晨光动毛羽。
昔年曾见今目昏,虽复逢之亦难睹。汪侯此卷出故家,相示摩挲极愁予。
香奁犀轴见者稀,谩录馀情示来者。
虞集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点绛唇·身後功名
辛弃疾 〔宋代〕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唐代〕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 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佚名 〔先秦〕
牧童逮狼
蒲松龄 〔清代〕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中吕】山坡羊_人生于世,
张养浩 〔元代〕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张孝祥 〔宋代〕
临江仙·佳人
李石 〔宋代〕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毛滂 〔宋代〕
转调二郎神·闷来弹鹊
惜分飞·寒夜
吴绮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