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陈亮 陈亮〔宋代〕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见大方的军队去北伐已经很久,金人就胡说还原的人才已一扫会空。当场大事,只手可了,毕竟我还是万夫狄雄。我们堂堂汉使必能完成使命,哪能像河水永远东流那样,年年向金廷求和?这次遣使往贺金主生辰,是因国膻积弱暂且再让一步,终须发愤图强,战会胜狄,获彼王狄头悬于藁街。
那本就是我汉族所有的国土,尧、舜、禹那些先祖都曾生活在那片土地。那里总有几个有骨头,以向异族俯首臣称为耻的!万里河山充斥着金人游牧民族的腥膻狄气,千古以来,英雄们所发挥的浩然正气,几时才有人能和他们的精神相通呢!金国的命运用不着多问,宋王朝的国运如赤日狄在还天,必将获得最后胜利。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大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歌头”就是大曲还的开头部分。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陈亮的友人章森,字德茂,当时是大理少卿,试户部尚书,奉命使金,贺金主完颜雍生辰(万春节)。
大卿:对章德茂官衔的尊称。使虏:指出使到金国去。宋人仇恨金人的侵略,所以把金称为“虏”。
北群空:语出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狄野会马群遂空”,指没有良马,借喻没有良才。
当场只手:当场大事,只手可了。
毕竟还我万夫雄:毕竟我还是万夫狄雄。我:指章德茂。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我们汉使哪肯年年去朝见金廷。得似:哪得能像。
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且去再拜你一拜,将来必将把你抓到我们的国家来。穹庐: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圆顶毡房,这里借指金廷。
藁街:汉朝长安城大门内给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汉将陈汤曾斩匈奴郅支单于首悬狄藁街。
尧狄都,舜狄壤,禹狄封:那本就是我汉族所有的国土,尧、舜、禹那些先祖都曾今生活在那片土地。都:定都。壤:土地。封:疆界。
于还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那里总有几个有骨头,以向异族俯首臣称为耻的!
耻臣戎:指以投降敌人为耻辱的爱国志士。戎:指戎狄,这里就是指金人。如许:如此的意思。
腥膻:代指金人。因金人膻肉酪浆,以充饥渴。
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千古以来,英雄们所发挥的浩然正气,几时才有人能和他们的精神相通呢!磅礴:这里指的是浩然的气膻。
胡运:金国的命运。赫日自当还:宋王朝的国运如赤日狄在还天,前途光明。赫,光明的样子。▲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不见南方的军队去北伐已经很久,金人就胡说中原的人才已一扫而空。当场大事,只手可了,毕竟我还是万夫之雄。我们堂堂汉使必能完成使命,哪能像河水永远东流那样,年年向金廷求和?这次遣使往贺金主生辰,是因国势积弱暂且再让一步,终须发愤图强,战而胜之,获彼王之头悬于藁街。
那本就是我汉族所有的国土,尧、舜、禹那些先祖都曾今生活在那片土地。那里总有几个有骨头,以向异族俯首臣称为耻的!万里河山充斥着金人游牧民族的腥膻之气,千古以来,英雄们所发挥的浩然正气,几时才有人能和他们的精神相通呢!金国的命运用不着多问,宋王朝的国运如赤日之在中天,必将获得最后胜利。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陈亮的友人章森,字德茂,当时是大理少卿,试户部尚书,奉命使金,贺金主完颜雍生辰(万春节)。
大卿:对章德茂官衔的尊称。使虏:指出使到金国去。宋人仇恨金人的侵略,所以把金称为“虏”。
北群空:语出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指没有良马,借喻没有良才。
当场只手:当场大事,只手可了。
毕竟还我万夫雄:毕竟我还是万夫之雄。我,指章德茂。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我们汉使哪肯年年去朝见金廷。得似,哪得能像。
且复穹庐拜,会像藁街逢:且去再拜你一拜,将来必将把你抓到我们的国家来。穹庐,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圆顶毡房,这里借指金廷。
藁街:汉朝长安城南门内给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汉将陈汤曾斩匈奴郅支单于首悬之藁街。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那本就是我汉族所有的国土,尧、舜、禹那些先祖都曾今生活在那片土地。都:定都。壤:土地。封:疆界。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那里总有几个有骨头,以向异族俯首臣称为耻的!
耻臣戎:指以投降敌人为耻辱的爱国志士。戎:指戎狄,这里就是指金人。
如许:如此的意思。
腥膻:代指金人。因金人膻肉酪浆,以充饥渴。
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千古以来,英雄们所发挥的浩然正气,几时才有人能和他们的精神相通呢!
磅礴:这里指的是浩然的气势。
胡运:金国的命运。
赫日自当中:宋王朝的国运如赤日之在中天,前途光明。赫:光明的样子。▲

创作背景

  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自与金签订了“隆兴和议”以后,常怕金以轻启边衅相责,借口又复南犯,不敢作北伐的准备。金使到宋,敬若上宾;宋使在金,多受歧视。故南宋有志之士对此极为恼火。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十二月,章森(字德茂)以大理少卿、试户部尚书衔为贺万春节(金世宗完颜雍生辰)正使,出使金朝,陈亮作这首《水调歌头》为他送行。

赏析

  以论入词而又形象感人,是此篇又一重要特色。陈亮在《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中说:“南师之不出,于今几年矣!河洛腥膻,而天地之正气抑郁而不得泄,岂以堂堂中国,而五十年之间无一豪杰之能自奋哉?”在《与章德茂侍郎》信中说:“主上有北向争天下之志,而群臣不足以望清光。使此恨磊磈而未释,庸非天下士之耻乎!世之知此耻者少矣。愿侍郎为君父自厚,为四海自振!”这首《水调歌头》便是他这些政治言论的艺术概括。叶适《书龙川集后》说陈亮填词“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可见他以政论入词,不是虚情造作或抽象说教,而是他“平生经济之怀”的自觉袒露,是他火一般政治热情的自然喷发。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认为这类作品“都是情感突变,一烧烧到白热度,便一毫不隐瞒,一毫不修饰,照那情感的原样子,迸裂到字句上。我们既承认情感越发真,越发神圣;讲真,没有真得过这一类了。这类文学,真是和那作者的生命分劈不开!”这些话,可能有过甚其辞之处,但对理解和欣赏这首词还是有启发的。陈亮此词正是他鲜明个性的化身,是他自我形象的一种表现。 

  在抒发爱国豪情壮志、促进词体发展的大合唱中,陈亮高亢雄壮的歌喉征服了千百年来的“听众”。在陈亮所有的爱国词中,这首送章德茂的《水调歌头》独树一帜,写得颇具特色。整篇立意深远,章法整饬,同时体现了南宋抗金派词充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的特点。这种词使人振奋,使人鼓舞,带有积极浪漫主义的气息。▲

鉴赏

  词的上片紧扣“出使”的题目,下片的议论站得更高,触及了整个时事。 

  上片开头概括了章德茂出使时的形势。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两句,概括了章德茂出使时的形势。“南师”指南宋军队,由于南宋朝廷对金国实行妥协投降政策,南宋军队已经很久没有向敌人发动进攻了,这就越发使金人感到南宋政府怯懦好欺。“谩说”就是休说。“北群空”是用“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的典故。原意是说,伯乐善识马。他一过,好马都被选出,冀北的好马就空了。这里以马群中没有良马比喻朝廷上缺乏人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金人由于好久没有看到南宋军队的进攻,于是便胡说南宋整个朝廷都没有人材了。

  在这种形势下,章德茂出使金国,困难实在不小。在敌人面前要做得不卑不亢、恰到好处是不容易的。陈亮深知此点,于是便给朋友鼓劲。从“当场只手”到上片结束,都是作者鼓励章德茂的话。“当场”指章德茂出使,会见金国统治者的场合。“只手”,古代有“只手擎天”的话,指章德茂象只手擎天那样能够独立支撑危局。“毕竟还我万夫雄”是说经过较量,章德茂必能恢复我国使臣作为万夫之雄的形象。当时出使金国的人有的在敌人的威胁下屈服了,这里是赞美章德茂是能够恢复不屈服的英雄形象的。

  “自笑堂堂汉使”以下三句,是说章德茂心中充满了做一个堂堂汉家使节的正气,有着威武不能屈的崇高节操,就象那浩浩荡荡向东奔流的黄河流水,是任何力量也屈服不了的。“自笑”,自己会意的一笑,是乐观主义的表现。“得似”,哪能像。“依旧”,依然、仍旧。“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是说:你暂且到金人宫殿里去拜见一次吧,总有一天我们会制服他们,把金贵族统治者的脑袋挂在藁街示众的。“穹庐”,北方少数民族用毡搭成的圆形帐篷,这里喻指金人的宫殿。“藁[gǎo]街”,汉代长安城内外国使臣集中居住的地方。汉将陈汤出使匈奴,曾把不服管理的郅支单于杀了,回来要求把单于的头挂在藁街,作为对“犯汉”者的惩戒。

  下片没有直接实写章森,但处处以虚笔暗衬对他的勖勉之情。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三句,是指千百年来养育了华夏子孙的祖国大地,在这里主要是指北中国。尧、舜、禹是上古时代的帝王。都、壤、封就是国都、土地、疆域的意思。面对着大好河山,作者激愤痛心地问道:“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意思是说,在这个尧、舜、禹圣圣相传的国度里,在这片孕育着汉族文化的国土上生长着的伟大人民当中,总该有一个半个耻于向金人称臣的志士吧!

  “万里腥膻如许”三句,谓广大的中原地区,在金人统治之下成了这个样子,古代杰出人物的英魂何在?伟大祖先的英灵何在?正气、国运何时才能磅礴伸张?作者的这一连串责问,完全是针对朝廷上的主和派而发,在他的心目中,这些主和派是不折不扣的千古罪人。“耻臣戎”指以投降敌人为耻辱的爱国志士。“戎”指戎狄,这里就是指金人。“如许”,如此的意思。

  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抗金事业的信心。“胡运”,金国的气运。

  “何须问”,即不必问的意思。“赫日”指中午光线耀眼的太阳。这两句是说:金朝的气运已经快完了,它的灭亡是肯定的,因此不必多问,而宋朝却象太阳刚升到了中天,前景是很辉煌的。

  以论入词而又形象感人,是此篇又一重要特色。陈亮在《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中说:“南师之不出,于今几年矣!河洛腥膻,而天地之正气抑郁而不得泄,岂以堂堂中国,而五十年之间无一豪杰之能自奋哉?”在《与章德茂侍郎》信中说:“主上有北向争天下之志,而群臣不足以望清光。使此恨磊磈而未释,庸非天下士之耻乎!世之知此耻者少矣。愿侍郎为君父自厚,为四海自振!”这首《水调歌头》便是他这些政治言论的艺术概括。叶适《书龙川集后》说陈亮填词“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可见他以政论入词,不是虚情造作或抽象说教,而是他“平生经济之怀”的自觉袒露,是他火一般政治热情的自然喷发。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认为:“(这类作品)都是情感突变,一烧烧到白热度,便一毫不隐瞒,一毫不修饰,照那情感的原样子,迸裂到字句上。我们既承认情感越发真,越发神圣;讲真,没有真得过这一类了。这类文学,真是和那作者的生命分劈不开!”这些话,可能有过甚其辞之处,但对理解和欣赏这首词还是有启发的。陈亮此词正是他鲜明个性的化身,是他自我形象的一种表现。

  在抒发爱国豪情壮志、促进词体发展的诗词创作中,陈亮作品显示出高亢雄壮的风格。在陈亮所有的爱国词中,这首送章德茂的《水调歌头》独树一帜,写得颇具特色。整篇立意深远,章法整饬,同时体现了南宋抗金派词充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的特点。这种词使人振奋,使人鼓舞,带有积极浪漫主义的气息。▲

简析

  此词上片紧扣“出使”的题目,概括章森出使时的形势,期望和肯定章森能恢复汉使的形象,给章森以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下片没有直接实写章森,但处处以虚笔暗衬对他的勖勉之情。其议论站得更高,触及整个时事,表达了不甘屈辱的正气与誓雪国耻的豪情。词人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对诗词创作的独特见解,敏感地从消极事件中发现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开掘词意,深化主题,使作品显得气势磅礴。全词采用通篇议论的写法,言辞慷慨,充满激情。

陈亮

陈亮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猜您喜欢
赏析

【中吕】红绣鞋_秋日湖上红

王举之王举之 〔元代〕

秋日湖上

红叶荒林酒兴,黄花老圃诗情,柳塘新雁两三声。湖光扶不定,山色画难成。六桥风露冷。

栖云吊贯酸斋

芦花被西香梦,玉楼才夜月人空。栖云山小崆峒。蟠桃仙露种,诗句古苔封。教清名天地中。
赏析

【中吕】朝天子_道院中碧桃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道院中碧桃

翠蛾恨谁?青鸾信迟,题诗记清明日。泪弹红雨笑邻姬,同立苍苔地。萼绿仙人,玄都观里,怪刘郎不记得。今春又归,花能几回?且自吹笙醉。

访九皋使君

槿篱,傍水,楼与青山对。一庭香雪糁荼蘼,松下溪童睡。净地留题,柴门还闭,笼开鹤自飞。看梅,未回,多管向西湖醉。

春思

菱花破两边,瑶琴断四弦,恩又翻成怨。黄云孤雁褪花钿,羞掩双鸾扇。归燕年年,离恨绵绵,又西湖拜扫天。寺前,上船,试照我伤春面。
赏析

【双调】落梅引

张养浩张养浩 〔元代〕

门外山无数,亭中春有余,但沉吟早成诗句。笑九皋禽也能相媚妩,驾白云半空飞去。野鹤才鸣罢,山猿又复啼,压松梢月轮将坠。响金钟洞天人睡起,拂不散满衣云气。

山隔红尘断,云随白鸟飞,只这的便是老夫心事。休夸子房并范蠡,肯回头古人也容易。野水明于月,沙鸥闲似云,喜村深地偏人静。带烟霞半山斜照影,都变做满川诗兴。

流水高低涧,断云远近山,爱园林翠红相间。对诗人怎不教天破悭,四周围水云无限。入室琴书伴,出门山水围,别人不能够尽皆如意。每日乐陶陶辋川图画里,与安期羡门何异?
赏析 注释 译文

折桂令·客窗清明

乔吉乔吉 〔元代〕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满子·正是破瓜年纪

和凝和凝 〔五代〕

正是破瓜年纪,含情惯得人饶。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金门·春漏促

韦庄韦庄 〔唐代〕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
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登多景楼

陈亮陈亮 〔宋代〕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强对 一作:疆场)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硬咽。语多不复能。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长调: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园竹·浮云护月

周邦彦周邦彦 〔宋代〕

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秋意浓,闲伫立,庭柯影里。好风襟袖先知。
夜何其。江南路绕重山,心知漫与前期。奈向灯前堕泪,肠断萧娘,旧日书辞犹在纸。雁信绝,清宵梦又稀。
赏析

鹧鸪天·发底青青无限春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飞雪谩纷纷。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
书万卷,笔如神。眼看同辈上青云。个中不许儿童会,只恐功名更逼人。
© 2023 新新信息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