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任公子做了大鱼钩和黑丝绳,他把五十头肥壮的牛作为鱼饵,蹲在会稽山上,将钓钩甩到东海,天天在那里钓鱼,等了一整年还没钓到鱼。后来有一条大鱼吃钩了,牵动巨大的鱼钩沉入水下,迅速地昂头扬尾摆动鬐背,激起的白色波涛就像山一样,(似乎整个)海为之震荡,发出的声响好像出自鬼神,骇人的声威震慑千里。任公子钓到这条鱼,将这条大鱼切小然后腌制成干鱼肉,从制河以东,到苍梧以北的人们,没有不饱食这条鱼的。
后来才疏学浅的人都惊叹这件事并互相告知。他们拿了鱼竿和钓线,赶到沟渠旁边,钓些鲇、鲫这样的小鱼,那样想钓到大鱼就难了啊;(他们)凭借浅薄荒诞的言论获得崇高的声誉,那距离高妙的大道理也差得很远呢。所以不曾听说任公子的作风,他们要治理政事那还差得很远啊。
注释
任(rén):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济宁东南。
公子:诸侯之子。
为:制作。
缁(zī):黑丝绳。
犗(jiè):阉割过的牛,指肥壮的牛。
会(kuài)嵇:山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旦旦:天天。
期(jī)年:一整年,满一年。
已而:后来。
錎:沉入。
骛(wù):奔驰,迅急。
扬:昂头扬尾。
奋:搧动。
鬐(qí):鱼鳍,即鱼翅。
侔(móu):相同,等同。
惮(dàn)赫:骇人的声威。
离:分,剖开。
腊(xī):干肉,这里是动词,把肉晾干。
制河:制,浙河,今钱塘江。
苍梧:山名,在今湖南省南部。相传舜死后葬于此山。
厌:饱食。
辁(quán):小,轻,比喻低劣。
辁才:才疏学浅的人。
揭:提,举。
竿:钓鱼竿。
累:细微,这里借指钓线。
趣:疾走。
渎(dú):小沟渠。
鲵(ní)鲋:鲇鱼和鲫鱼,这里泛指小鱼。
小说:浅薄荒诞的话。干:求。
县(xuán)令:即高名令闻,指美好的名声。县:高。令:美好。
大达:博学明理,大通于至道。
风俗:作风。
经:治理。▲
一、古今异义
1、离而腊之
今义:离开。古义:切开,分开。
2、饰小说以干县令
今义: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古义:浅薄荒诞的话。
3、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
今义: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古义:做法,作风。
二、一词多义
为
(1)动词,做; 如“任公子为大钩巨缁”。“有司业、博士为之师”。(《送东阳马生序》)
(2)动词,是;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没
(1)动词,沉下,淹没;如“錎没而下”。
(2)动词,隐没,隐匿;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若
(1)代词,这样;如“任公子得若鱼”。
(2)动词,像;如“白波若山”。“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连词,如果;如“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干
(1)动词,求取;如“饰小说以干县令”。
(2)形容词,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如“床头屋漏无干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令
(1)形容词,美好;如“饰小说以干县令”。
(2)动词,命令;如“召令徒属曰”。(《陈涉世家》)
经
(1)动词,经营,治理;如“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伤心秦汉经行处”。(《山坡羊·潼关怀古》)
(2)名词,经书;如“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
“离而腊之”中的“腊”是名词,意思是“干肉”,这里用如动词,即“制成干肉”;该分句可译为“将它切小然后腌制成干鱼肉”。
2、名词用如意动词
“饰小说以干县令”中的“饰”,意思是“装饰”,这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即“以……为饰”,意思是“以……为装饰”;该分句可译为“(他们)凭借浅薄荒诞的言论获得崇高的声誉”。
四、文言句式
1、省略句
(1)省略主语
①“蹲乎会嵇”之前省略主语“任公子”,即“(任公子)蹲乎会嵇”;该分句可译为“(任公子)蹲在会稽山上”。
②“牵巨钩” 之前省略主语“大鱼”,即“(大鱼)牵巨钩”;该分句可译为“(大鱼)牵动巨大的鱼钩”。
(2)省略宾语
①“五十犗以为饵”之中,介词“以”之后省略宾语“之”,代“五十犗”,即“五十犗以(之)为饵”;该分句可译为“(任公子)把五十头阉了的牛作为鱼饵”。
②“离而腊之”之中,谓语动词“离”之后省略宾语“之”,代“大鱼”,即“离(之)而腊之”;该分句可译为“(任公子)将这条大鱼切小然后腌制成干鱼肉”。
(3)省略介词
①“投竿东海”之中,“投竿”之后省略介词“于”,意思是“到”,即“投竿(于)东海”;该分句可译为“(任公子)将钓钩甩到东海”。
②“趣灌渎”之中,谓语动词“趣”之后省略介词“于”,意思是“到”,即“趣(于)灌渎”;该分句可译为“(他们)赶到沟渠旁边”。
2、状语后置
“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之中,介词短语“于世”在句中作谓语动词“经”的状语,状语后置,该句正常语序是“其不可与(之)于世经亦远矣”;该分句可译为“他们要治理政事那还差得很远啊”。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踰 同:逾)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系门前柳影兰舟,烟满吟蓑,风漾闲钩。石上云生,山间树老,桥外霞收。
玩青史低头袖手,问红尘缄口回头。醉月悠悠,漱石休休,水可陶情,花可融愁。 游玉隆宫
碧云深隐隐仙家,药杵玄霜,饭煮胡麻。林下樽,云中鸡犬,树底茶瓜。
香不断灯明绛蜡,火难消炉炼丹砂。朗诵南华,懒上浮槎。笑我尘踪,走遍天涯。 席上
博秦楼一笑千金,谁是知音?知此闲心。袅娜花枝,依稀眉宇,香动词林。
止谈笑何须荐寝,尽疏狂足可披襟。乐事追寻,歌罢归来,嗟叹于今。 寄友
望故人目断湘皋,林下丰姿,尘外英豪。岂惮双壶?不辞千里,命驾相招。
便休题鱼龙市朝,好评论莺燕心交。醉后联镳,笑听江声,如此风涛。 寄情
半缄书好寄平安,几句别离,一段艰难。泪湿乌丝,愁随锦字,望断雕鞍。
恨鱼雁因循寄简,对鸳鸯展转忘餐。楼外云山,烟水重重,成病看看。 纪旧
折花枝寄与多情,唤起真真,留恋卿卿。隐约眉峰,依稀雾鬓,仿佛银屏。
曾话旧花边月影,共衔杯扇底歌声。款款深盟,无限思量,语笑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