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菊亦有何趣,趣之存乎人。花光映天地,自性求灵根。
植根植欲深,采花采其神。欲辨神灵理,南山已忘言。
我闻子云子,藏心亦云渊。寄语趣菊翁,难为俗人传。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望江南·幽州九日
汪元量 〔宋代〕
鹊桥仙·沉沉戍鼓
王国维 〔近现代〕
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吴锡麒 〔清代〕
四园竹·浮云护月
周邦彦 〔宋代〕
霜天晓角·旅兴
辛弃疾 〔宋代〕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宋代〕
渔父词(嘉熙戊戌季春一日,画溪吟客王子信为亚愚诗禅上人作渔父词七首)
王谌 〔南北朝〕
清平乐
王炎 〔宋代〕
鹊桥仙(春院)
毛滂 〔宋代〕
满庭芳(寿富枢密)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