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之〔明代〕
连山断若缺,一溪百余折。古松三四株,爪秃骨半枯。
闻道闽山乃有此,谁将辇载来东吴。松江太守好静者,迹在风尘心在野。
苦欲还山未得还,故托良工为摹写。太守昔年卧茅荆,日日看山无俗情。
醉来向东拜白石,誓与此石同死生。岂谓金门被羁束,复向名藩分虎竹。
横金衣锦世无比,太守只言非所欲。乃知碧山不负吾,驷马高盖胡为乎。
有时吏散重门闭,焚香独隐鸟皮几。披图相对一莞然,不觉逍遥数峰里。
樵人渔子似相识,手招两鹤势欲起。扁舟却在窗户间,便欲乘虚泛清泚。
真邪假邪何足问,世间万事亦寄耳。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古风 其七
李白 〔唐代〕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折桂令·客窗清明
乔吉 〔元代〕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谒金门·留不得
孙光宪 〔五代〕
菩萨蛮·玉盘寸断葱芽嫩
王国维 〔近现代〕
渔歌子·柳垂丝
李珣 〔五代〕
踏莎行·元夕
毛滂 〔宋代〕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刘克庄 〔宋代〕
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王澜 〔宋代〕
尉迟杯·离恨
周邦彦 〔宋代〕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