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华省侍,乃作边城行。边城络河源,昔浊今澄清。
连关散屯马,地肃无甲兵。天泽浸醰厚,刬险归太平。
毋谓一宰小,安危维群情。君才冠西浙,耳者无异评。
谈锋剑芒铄,气骨秋山嵘。经术蕴中厚,世故能洞莹。
末命贱贫缚,格格难吐倾。文章托挥发,且复群流惊。
论谠力排曲,笔直词则横。不朽有真业,何俟冠禄荣?
况今才可展,吾道资见亨。投笔驰万里,胜请终军缨。
支绌故无虑,时要君善程。平凉古羌壤,上游连西京。
葱岭抗其脊,十五环龙营。汉唐迭骚扰,流血祁连城。
洮环两州卫,土旷无人耕。培养近颇裕,四隘亦贴宁。
高阳禦冰雪,草木迎气生。所虞沐宏化,积习仍顽冥。
善以蒸蒸法,酿兹熙熙民。信义于肺腑,不阂如影形。
岂徒慎讼狱,剖析同渭泾。番马积利弊,窑矿多变更。
还须坐理暇,规画潜图经。口碑在天地,神速逾风声。
往旃勖平素,弗隳吾党名。海色去天远,沃野桑麻荣。
为君润行色,把酒登江亭。塞云扫西瘴,健鹘摩空青。
白日落杯盏,照见心迹明。丈夫苦蠖屈,壮游焉涕零?
但悲我与子,比密逾弟兄。赓词春鸟叶,拂剑秋潭泓。
此别竟参商,后会艰絮萍。后会就匪艰,茫茫将安凭?
愿纳卑末议,方寸日夕铭。躯骸虽间隔,梦寐倘永盟。
萧萧大风起,车盖飘然征。春色满红坂,杨柳交华旌。
回鞭邈鸿雁,侧耳闻笛钲。即斯景物寄,荡怀足旷闳。
讵必厕金马,毫楮争嚘嘤。列史重循吏,万古流芳馨。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