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数百里,犹作乡里看。计我在乡里,十年无三年。
前庭新种槐,高已齐屋巅。后圃野菜多,偶来尝其鲜。
今朝走京洛,计里云三千。转似初出门,惘惘增烦煎。
高堂视行箧,谋画穷琐纤。如遣新嫁娘,衣袜务其全。
病妻苦缝纫,皲手不得閒。竹月已过廊,剪灯犹迟眠。
阿弟散塾归,诸妹行齐肩。索我市带佩,下及花粉钿。
阿兄他日归,使我身手妍。小儿三尺长,转侧吾膝前。
倚膝静辄睡,泥膝娇缠绵。阿爷他日归,读书当连篇。
从知家室乐,富贵难夺权。慰之欢喜辞,恐使心悲酸。
亦恐悲我心,笑语迭相欢。天地入残腊,荒草浩平原。
骤转东北风,催上江干船。上拜高堂亲,高堂无烦言。
但言昨宵语,在尔心腑间。弟妹及妻子,各各手相牵。
但言君所需,要者裘与毡。馀置行箧中,一一有绪端。
邻里走相送,饮我酒一樽。送我至江干,江上潮如湍。
今宵我有梦,梦见江上山。山下孤城悬,吾屋城南偏。
屋中数灯火,修竹环娟娟。亦知竹中人,梦我江上烟。
梦我江上烟,梦我沙中田。田中沙磷磷,江上泉溅溅。
我行日渐遥,我泪空汍澜。寄语南来鸿,为我书频传。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不知乎 一作:不知其;西东 一作:东西)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有不见者 一作:有不得见者)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