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树束涧云无声,岩气寂有松花馨。飞鸦三两厉冻色,背动阔天初日晶。
大寒时节重棉轻,叉手空山晨独行。拟裁疏影续姜曲,小讽离骚搜屈情。
太古潜镌千丈壁,暗斧烟心伐冰棘。短裈井女未梳鬟,丫角牛童自横笛。
修篁美人愆远期,袅吾玉想春丝丝。疏灯贴帏画岚迥,忆昨江楼小醉时。
醉边微雨孤衾梦,梦见月横篱落枝。篱根一溪澹窈眇,照我愁魂濯我诗。
我魂瘦鹤萝薜衣,饥餐绿雪肤凝脂。悄焉留得藐姑盼,那肯媚渠胡蝶飞?
佳约沈沈阻芳草,入世师雄已颜老。平生粉黛怨荷枯,此日乾坤感鸡晓。
厓根乱藓积谁埽,石榻仙灵琼骨槁。几凭琴泪堕荒苔,何处钗痕罥幺鸟。
须知品洁殊桃李,要隔凡尘完秘造。我寻不得我且归,耿耿元心抱热灰。
明螺细捣一杵墨,百尺癯枝笔可挥。癯枝百尺神不颓,挂尔蓬壁吾携杯。
悲风逼夜万象惨,暄然斗室生祥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女校尉
换步那踪,趋前退后,侧脚傍行,垂肩亸袖。若说过论茶头,膁答板搂,入来的掩,出去的兜。子要论道儿着人,不要无拽样顺纽。
【紫花儿】打的个桶子膁特顺,暗足窝妆腰,不揪拐回头。不要那看的每侧面,子弟每凝眸。非是我胡诌,上下泛前后左右瞅,过从的圆就。三鲍敲失落,五花气从头。
【天净沙】平生肥马轻裘,何须锦带吴钩?百岁光阴转首,休闲生受,叹功名似水上浮沤。
【寨儿令】得自由,莫刚求。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惟蹴踘最风流。演习得踢打温柔,施逞得解数滑熟。引脚蹑龙斩眼,担枪拐凤摇头。一左一右,折叠鹘胜游。
【尾】锦缠腕、叶底桃、鸳鸯叩,入脚面带黄河逆流。斗白打赛官场,三场儿尽皆有。
倦游谙尽江湖味,孤篷又眠秋雨。
碎点飘镫,繁声落枕,乡梦更无寻处。
幽蛩不语,只断苇荒芦,乱垂烟渚。
一夜潇潇,恼人最是绕堤树。
清吟此时正苦。
渐寒生竹簟,秋意如许。
古驿疏更,危滩急溜,并作天涯离绪。
归期又误。
望庾岭模糊,湿云无数。
镜里明朝,定添霜几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