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明代〕
我则想、投盟泉石,我则想、舒啸林皋。向三江、把钓丝,寻五岳、去游遨。
原是那、野鹿山猱。志本在、长林茂草。天壤内、真乐陶陶。
洗胸中、从来冰炭,百年事、吾休问,尽付与儿曹。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喜春来·梅擎残雪芳心奈
元好问 〔元代〕
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 〔宋代〕
满江红·翠幕深庭
吴文英 〔宋代〕
忆江南·歌起处
王世贞 〔明代〕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宋代〕
贺新郎·九日
刘克庄 〔宋代〕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陈亮 〔宋代〕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