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江东日,离居托孟邻。儒家见君好,谈席偶情亲。
南斗文昌近,西山爽气新。骊珠惊俗眼,琼树倚芳晨。
《大雅》今重睹,奇才岂易伦。珊瑚生海网,汗血出天津。
句满鸡林贾,名齐雁塔人。传经心入圣,用笔意凝神。
射策应先手,藏环定后身。巨流思待济,吾道诎当伸。
落魄伤迟迈,依栖笑隐沦。三年为倦翼,万里作穷鳞。
伏枕思霜橘,归溪恋紫莼。鸿稀石城信,鱼隔太湖滨。
故宅閒多草,空船独采蘋。夜吟酬蟋蟀,暮景叹麒麟。
老恐襟期断,悲怀辙迹陈。旧峰还似洛,淮水想犹秦。
胜地登临数,殊乡梦寐频。潮吞李白月,花动谢安春。
有兴须相觅,无聊漫自呻。休疑交契阔,尚觉胆轮囷。
远物那堪赠,佳音欲细询。劳歌因奉寄,题罢更沾巾。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