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明代〕
萱草离离兮,山之阳。朱为衣兮,青为裳。嗟彼秋风兮,起大荒。俾其花日飘泊而不可见兮,何以慰此心之彷徨。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感兴其二
李白 〔唐代〕
古蟾宫·元宵
王磐 〔明代〕
人月圆·吴门怀古
张可久 〔元代〕
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赵佶 〔宋代〕
梅花引·苏小小墓
朱彝尊 〔清代〕
南歌子·似带如丝柳
温庭筠 〔唐代〕
长相思·云一涡
李煜 〔五代〕
花犯(木芙蓉)
黄公绍 〔唐代〕
浣溪沙(泛舟还余英馆)
毛滂 〔宋代〕
蝶恋花(秋晚东归,留吴会甚久,无一人往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