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出城风日暄,今日雨声早闭门。阴晴百岁手翻覆,长歌君诗击我尊。
昔年之春上京国,晓趋阊阖观朝元。榑桑出日丽黄道,析木聚星环紫垣。
冯侯作歌君属和,我起击节清心魂。五年相望不相见,万事别来难具论。
鬓边青丝已霜色,衣上红尘唯酒痕。琼花开时广陵市,岂意共君同笑言。
眉山座上烂漫酌,三人欢好如弟昆。纵谈夙昔若梦寐,仰视明月低昆崙。
起携数友逐清赏,杂遝鞍马城西村。江流地上白浩浩,山落烟际青浑浑。
醉怀磊磈倾欲尽,世虑皎洁醒终存。睹君佳儿宛在侧,杂佩婉娈纫芳荪。
老亲稚子隔天末,安得不使心忧烦。感君相宽佩君语,期君去我高飞鶱。
饥鸿嗷嗷纷在野,我曹一饮皆君恩。此身倘未溘朝露,誓将毫末酬乾坤。
(1301—1370)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嘉庆四年,岁在己未,琉球国中山王尚穆薨。世子尚哲先七年卒,世孙尚温表请袭封。中朝怀柔远藩,锡以恩命,临轩召对,特简儒臣。
于是,赵介山先生,名文楷,太湖人,官翰林院修撰,充正使;李和叔先生,名鼎元,绵州人,官内阁中书,副焉。介山驰书约余偕行,余以高堂垂老,惮于远游。继思游幕二十年,遍窥两戒,然而尚囿方隅之见,未观域外,更历纓溟之胜,庶广异闻。禀商吾父,允以随往。从客凡五人:王君文诰,秦君元钧,缪君颂,杨君华才,其一即余也。
五年五月朔日,随荡节以行,祥飙送风,神鱼扶舳,计六昼夜,径达所届。
凡所目击,成登掌录。志山水之丽崎,记物产之瑰怪,载官司之典章,嘉士女之风节。文不矜奇,事皆记实。自惭谫陋,饴测海之嗤;要堪传言,或胜凿空之说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