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皇东升,西山皆笏。孤峰不偻,万丈树骨。太清温温,孩提识春。
饱食无病,居然吉人。去腊东邻,贻酒最醇。三寸之斝,中有九垠。
衣冠拜趋,俗亦有礼。长孰非兄,幼孰非弟?兄而洵洵,弟而莘莘。
古风何泯,天泽何湮。我惭歉恩,匿不敢群。不群以身,而群以心。
无怀之衿,无弦之琴。
云来过窗,风来拂衣。俯得鸥语,仰逢雀飞。雀飞止林,鸥语在浔。
浔绿自阴,林翠未深。娱我独吟,眷我独酌。不将而迎,何摈而却?
不却不迎,何纠何萦?希以为形,夷以为声。无以为营,吾曷乎名?
抽刀杀人,忍哉同类。伊实未醒,胡能知醉?晨气廓清,甘以浊争。
伊实长醉,胡由望醒?淘沙得金,剖石得玉。虽能医贫,不能医俗。
子孙身腴,祖宗魂哭。密堂媚狐,荒邱哀猿。咄嗟斯人,吾难尽言。
吾弗尽言,吾罄吾樽。
今日何日,犬牛亦閒。犬不出巷,牛不入田。田气蒸蒸,巷有歌声。
歌声乍停,吾思好莺。莺来当桃,燕来当杏。而此空枝,已媚江影。
江影媚枝,亦媚我衣。我衣飔飔,心与漾之。
我亲无愁,开门看鸥。我子无求,下滩弄舟。我弟无忧,与邻嬉游。
我妹我妾,插花满头。不识贫贱,安知王侯?我不善饮,已罄一瓯。
一瓯之酒,薰然酿诗。同调无友,和者其谁?韵以箫孔,弦以瑟丝。
彼箫也瑟,庶知我思。
风动水颦,村静林笑。烟开远篁,忽有斜照。目所习移,今始知妙。
安得一竿,其间垂钓。钓龙可骑,钓鱼可餐。钓之不得,亦未为患。
否则携斧,而薪于山。
山容蕖蕖,我醉鱼鱼。各藉于虚,如相吸嘘。如嘘如吸,如暌如接。
如拱如揖,意不可执。执我长剑,挥彼清风。风籁应宫,被乎壤穹。
一斡机转,万里乐同。我厕其中,父母雍雍。室家蓬蓬,胡不融融。
皇圣顺天,兵为祥气。匿虱在裈,于肤何累?虽我下民,身非习置。
要念村墟,亦天子地。阳泽所临,曷尝吾弃?无弃斯完,无扰斯安。
圜昊拭镜,方舆止磬。我厕其间,有山芊芊。有川绵绵,胡不闲闲?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正义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新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丰耗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