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诗二首

王梵志 王梵志〔唐代〕

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至死不入县。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有一个处世的法宝,它的价值堪比百匹白色的熟绢。
就是与人打架就服气自己的弱小,就是至死也不去县衙里告状。

别人骑着一匹大马,独独我一个人坐头小驴。
回头看到了挑柴的汉子,心里立刻好受了许多。

注释
方便:此处意为处世法宝。
练:白色的熟绢。
相打:相互殴打,打架之意。
伏:即“服”,服气,甘愿。
县:县衙。
独:单独一人。
跨:横跨,乘坐。
回顾:回头看。
担(dān):用肩膀挑。
汉:男子的俗称。
心下:心里。
较些子:差不多,过得去。些子,一点儿,少许。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赏析

  王梵志的诗作在唐初流传极广,后来却一直被封建正统派视为“下里巴人”,不能进入诗歌艺术堂奥。现存梵志诗相当大一部分从内容上说,是劝世劝善的诗体道德箴言,这类诗较少文学价值。梵志诗最有文学价值的,当推那些有意无意作出的世态人情的幽默、讽刺画,就像这首诗。

  这首诗录自敦煌卷子本《王梵志诗》卷第三。诗用第一人称语气写来,类乎戏曲的“道白”。自夸有一处世法宝,这就是与世无争、息事宁人。这种旧时代人的一种“共相”,在诗人笔下得到个性化的表现。“与世无争”的概念并未直接说出,而通过诗中人活生生的语言:“相打长伏弱,至死不入县”来表述。被人欺负到极点,却死也不肯上县衙门申诉,宁愿吃亏,这是进一步写“相打长伏弱”,连“忍无可忍”的意气也没有。诗歌形象打上了封建时代弱者的烙印,散发着生活气息(“相打”、“伏弱”、打官司都来自生活)。而“价值百匹练”的夸口适足见出人物身分(以“百匹练”为贵,自然不是富人意识),表现出人物处境虽卑微而不自知其可悲。通过人物的语言,诗人刻画出了一个甘居弱小、不与人争的小人物形象。

  这首诗录自费衮《梁溪漫志》卷十。与《我有一方便》一样,这首诗也用第一人称写,展现的却是一幅有趣的“三人行”的戏剧性场面。“骑大马”者与“担柴汉”,是贫富悬殊的两极。而作为这两极间的骑驴者,他的心情非常矛盾:他比上不足,颇有些不满(这从“独”字的语气上可以会出),但当他看到担柴汉时,便又立刻心安理得起来。诗人这里运用的手法是先平列出三个形象,末句一点即收,饶有情趣。章法也很独到。

  这首诗真实地或略带夸张地写出了世人行为和心理上的某种通病,令人忍俊不禁,于笑中又有所反省。这首诗可作两种理解,既可看作是正经的、劝喻的,又可以读为揶揄的、讽刺的。但作正面理会则浅,作反面理会则妙不可言。这首诗作劝人知足看便浅,作中庸者的漫画象看,则惟妙惟肖。

  梵志这首诗未必没有劝世的意思,诗人对笔下人物还很欣赏同情。但是,诗人没有作概念化的枯燥说教,而采用了“象教”——即将理予以形象地显现。而他所取的又并非凭空结想的概念化形象,而是直接从平素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积累中撷取来的。它本身不惟真实,而且典型。当诗人只满足于把形象表现出来而不加评论,这些形象对于诗人的思想也就具有了某种相对独立性和灵活性。当读者从全新的、更高的角度来观察它时,就会发现许多包含在形象中、然而不一定为作者所意识到的深刻的意蕴。王梵志这种性格解剖式的笔调犀利的幽默小品,比一语破的、锋芒毕露的讽刺之作更耐读,艺术上更高一筹。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朝初年,具体时间不详。作者生于隋末,家道中落,50多岁时过着四处募化求斋,漂泊不定的流浪生活,这一时期是他诗歌创作的高潮,该诗即创作于这一时期。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王梵志

王梵志

卫州黎阳人。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猜您喜欢
赏析

【中吕】普天乐_咏世洛阳花

张鸣善张鸣善 〔元代〕

咏世

洛阳花,梁国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漫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赠妓

口儿甜,庞儿俏。性格儿稳重,身子苗条。多情杨柳腰,春暖桃花萼。见人便厌的拜忽的羞吸的笑,引的人魄散魂消。人前面看好,樽席上出色,手掌里擎着。

遇美

海棠娇,梨花嫩。春妆成美脸,玉捻就精神。柳眉颦翡弯,香脸腻胭脂晕。款步香尘双鸳印,立东风一朵巫云。奄的转身,吸的便晒,森的销魂。雨才收,花初谢。茶温凤髓,香冷鸡舌。半帘杨柳风,一枕梨花月。几度凝眸登台榭,望长安不见些些。知他是醒也醉也,贫也富也,有也无也。

既待舍之藏,何用沽诸价?清闲活计,冷淡生涯。采灵芝西海边,看黄菊东篱下。乐乐陶陶无牵挂,三般到处里堪夸。或是向东篱看花,或是在东门种瓜,或是去东里为家。

愁怀

雨儿飘,风儿扬。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风萧萧悟叶中,雨点点芭蕉上。

风而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风雨儿怎当?雨风儿定当,风雨儿难当。

嘲西席

讲诗书,习功课。爷娘行孝顺,兄弟行谦和。为臣要尽忠,与朋友休言过。养性终朝端然坐,免教人笑俺风魔。先生道学生琢磨,学生道先生絮聒,馆东道不识字由他。

赏析

【越调】斗鹌鹑_咏小卿释卷

周文质周文质 〔元代〕

咏小卿

释卷挑灯,攀今览古;妒日嫌风,埋云怨雨。因观金斗遗文,故造绿窗新语。自忖度,有窨腹,好做得是也有钞茶商,好行得差也能文士夫。

【紫花儿】苏娘娘本贪也欲也,冯员外既与之求之,双解元怎羡乎嗟呼?但常见酬歌买笑,谁再睹沾酒当垆。哎!青蚨,压碎那茶药琴棋笔砚书。今日小生做个盟甫,改正那村纣的冯魁,疏驳那俊雅的通叔。

【小桃红】当时去底遇娇姝,嫩蕊曾分付,便合根尽掘去。自情疏,直教他连愁嫁作商人妇。刬的进功名仕途,直赶到风波深处,双渐你可甚"君子断其初"?

【金蕉叶】微雨洗丹枫秀谷。薄雾锁白蘋断浒;零露湿苍苔浅渚,明月冷黄芦远浦。

【调笑令】那其间美女,搂着村夫,怎做得贤愚不并居?便休题书中有女颜如玉,偏那双通叔不者也之乎?他也曾悬头刺股将经史读,他几曾寻得个落雁沉鱼?

【秃厮儿】双渐正瑶琴自抚,冯魁正红袖双扶。双渐正弹成满江肠断曲,冯魁正倒金壶,饮芳醑。

【圣药王】双渐正眉不疏,冯魁正兴未足。双渐正闷随江水恨吞吴,冯魁正乐有余。双渐正愁怎除,冯魁正写成今世不休书。双渐正嫌杀影儿孤。

【屋】寻思两个闲人物,判风月才人记取:将俊名儿双渐行且权除,把俏字儿冯魁行暂时与。

赏析

【越调】天净沙 探梅

徐再思徐再思 〔元代〕

昨朝深雪前村,今宵淡月黄昏,春到南枝几分?水香冰晕,唤回逋老诗魂。 吕侯席上
  素波笑浅流花,轻衫舞争飘霞,席上司空鬓华。酒阑歌罢,不知春在谁家? 别高宰
  青山远远天台,白云隐隐萧台,回首江南倦客。西湖诗债,梅花等我归来。 春情
  双双翠舞珠歌,卿卿酒病花魔,为问风流玉娥。海棠开过,牡丹消息如何? 渔父
  忘形雨笠烟蓑,知心牧唱樵歌,明月清风共我。闲人三个,从他今古消磨。 秋江夜泊
  斜阳万点昏鸦,西风两岸芦花,船系浔阳酒家。多情司马,青衫梦里琵琶。 题情
  多才惹得多愁,多情便有多忧,不重不轻证候。甘心消受,谁教你会风流?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回塘风起波文细

李珣李珣 〔五代〕

回塘风起波文细,刺桐花里门斜闭。残日照平芜,双双飞鹧鸪。
征帆何处客?相见还相隔。不语欲魂销,望中烟水遥。
赏析 注释 译文

惜分飞·寒夜

吴绮吴绮 〔清代〕

昨晚西窗风料峭,又把黄梅瘦了。人被花香恼,起看天共青山老。
鹤叫空庭霜月小,夜来冻云如晓。谁信多情道,相思渐觉诗狂少。
赏析 注释 译文

百字令·宿汉儿村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榆塞重来冰雪里,冷入鬓丝吹老。牧马长嘶,征笳乱动,并入愁怀抱。定知今夕,庾郎瘦损多少。
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况文园憔悴后,非复酒垆风调。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山绕。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
赏析 注释 译文

诉衷情·眉意

欧阳修欧阳修 〔宋代〕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赏析 注释 译文

鹊桥仙·送粉卿行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轿儿排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从今一步一回头,怎睚得、一千余里。
旧时行处,旧时歌处,空有燕泥香坠。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
赏析

玉楼春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西园斗结秋千了。日漾游丝烟外袅。小桥杨柳色初浓,别院海棠花正好。
粉墙低度莺声巧。薄薄轻衫宜短帽。便拚日日醉芳菲,未必春风留玉貌。
赏析

临江仙(中秋夜雨次石敦夫韵)

姚述尧姚述尧 〔宋代〕

万石家声夸第一,清材更美姿容。笑谭落落与谁同。烟分丹篆碧,香泛小槽红。|<石云:“窥檐蟾影白,照坐烛花红。”>|
准拟中秋圆月好,暮云忽翳晴空。共将清致敌西风。举头连玉兔,乘兴沃金钟。
© 2023 新新信息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