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识子青年未官禄,闭户看书心亦足。南亩东皋厌远寻,退耕却在灵台曲。
灵台一道自通天,中有冷冷几窍泉。犁牛钱鏄知何用,仁作春苗义作田。
大田多稼多为尔,岂必流传到孙子。何似君家方寸中,子孙食力垂无穷。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商调】河西后庭花
王元鼎 〔元代〕
【中吕】普天乐_湘阳道中岳
卢挚 〔元代〕
南柯子·春景
田为 〔宋代〕
玉楼春·柳映玉楼春日晚
顾敻 〔五代〕
定西番·苍翠浓阴满院
毛熙震 〔五代〕
踏莎行·元夕
毛滂 〔宋代〕
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
温庭筠 〔唐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代〕
感皇恩(寿赵路公八十)
刘镇 〔宋代〕
洞仙歌(七夕)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