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何处逢摇落,秋风又别家。天清鸿雁影,江满荻芦花。
明月留仙佩,寒星犯客槎。到来开箧笥,新句动京华。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
左丘明 〔先秦〕
凭阑人·寄征衣
姚燧 〔元代〕
【双调】庆东原_达时务,薄
查德卿 〔元代〕
点绛唇·春愁
赵鼎 〔宋代〕
霜天晓角·重来对酒
纳兰性德 〔清代〕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念奴娇
刘镇 〔宋代〕
水龙吟(丙子立春怀内)
水调歌头(和金焦)
李好古 〔宋代〕
贺新郎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