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庾郴岭下合为流,到海滔滔势未休。尽道源头山下出,岂知升降与沈浮。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田园乐七首·其五
王维 〔唐代〕
【仙吕】后庭花破子
元好问 〔金朝〕
玉树后庭前,瑶华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花和月,大家长少年。夜夜璧月圆,朝朝琼树新。贵人三阁上,罗衣拂绣茵。后庭人,和花和月,共分今夜春。
【中吕】阳春曲_秋思千山落
周德清 〔元代〕
【越调】天净沙 探梅
徐再思 〔元代〕
【双调】新水令 皇都元日
贯云石 〔元代〕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宋代〕
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 〔宋代〕
永遇乐(旧上声韵,今移入平声)
陈允平 〔宋代〕
南歌子(圣节前三日小集于尉厅)
姚述尧 〔宋代〕
水调歌头(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