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三天嘉树俨成行,下接枌榆即故乡。远势不随双涧尽,层阴并落二峰长。
叶栖金掌仙人露,干挺乌台御史霜。孔雀东飞烦再顾,欲从威凤托清光。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水调歌头·簪履竟晴昼
辛弃疾 〔宋代〕
题灵岩寺
白居易 〔唐代〕
娃宫屧廊寻已倾,砚池香径又欲平。二三月时何草绿,几百年来空月明。
使君虽老颇多思,携觞领妓处处行。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直自当时到今日,中间歌吹更无声。
【大石调】青杏子_元宵明月镜
周文质 〔元代〕
水仙子·搅柔肠离恨病相兼
乔吉 〔元代〕
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张元干 〔宋代〕
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
侯蒙 〔宋代〕
贺新郎·春情
李玉 〔宋代〕
一斛珠(十一月十日知郡宴吴府判坐中赋海棠)
王质 〔唐代〕
满路花
陈允平 〔宋代〕
乌夜啼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