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归田三首 其三
白居易 〔唐代〕
三十为近臣,腰间鸣佩玉。四十为野夫,田中学锄谷。
何言十年内,变化如此速。此理固是常,穷通相倚伏。
为鱼有深水,为鸟有高木。何必守一方,窘然自牵束。
化吾足为马,吾因以行陆。化吾手为弹,吾因以求肉。
形骸为异物,委顺心犹足。幸得且归农,安知不为福。
况吾行欲老,瞥若风前烛。孰能俄顷间,将心系荣辱。
【双调】折桂令_席上偶谈蜀
虞集 〔元代〕
【中吕】卖花声 月夜
李致远 〔元代〕
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
张养浩 〔元代〕
【中吕】满庭芳 赠歌者
徐再思 〔元代〕
【商调】集贤宾
马致远 〔元代〕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刘克庄 〔宋代〕
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
张泌 〔唐代〕
丑奴儿令·沉思十五年中事
龚自珍 〔清代〕
生查子·窗雨阻佳期
孙光宪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