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何来采药仙源。问当年。云是伏波横海、旧登坛。
麟阁里。沧洲意。任相看。一似桃花流水,向人间。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题法华山天衣寺
白居易 〔唐代〕
【黄钟】人月圆_一枝仙桂香
赵孟頫 〔元代〕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张孝祥 〔宋代〕
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
孙光宪 〔五代〕
水龙吟·翠鳌涌出沧溟
施岳 〔宋代〕
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
朱孝臧 〔清代〕
春云深宿虚坛,磬初残,步绕松阴双引出朱阑。吹不断,黄一线,是桑干,又是夕阳无语下苍山。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
徐灿 〔清代〕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
临江仙·金谷无烟宫树绿
念奴娇·赋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