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红烛离堂酒半醒,骊歌今夕若为听。故人好是身随桂,浮客空嗟迹类萍。
花屿晚钟湖上别,凤台春树梦中青。应知昼绣长林下,白首还来到玉瓶。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定风波·野草闲花不当春
辛弃疾 〔宋代〕
【仙吕】一半儿_别时容易见
宋方壶 〔元代〕
【仙吕】一半儿_寄情二首寄
张可久 〔元代〕
【越调】小桃红_四公子宅赋
马致远 〔元代〕
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
陈克 〔宋代〕
更漏子·春夜阑
牛峤 〔唐代〕
点绛唇·高柳蝉嘶
汪藻 〔宋代〕
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
龚自珍 〔清代〕
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
纳兰性德 〔清代〕
赤枣子·寄语酿花风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