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喜得春回共酒期,醉来持镜转堪悲。年惭伯玉知非晚,身笑相如见遇迟。
衰鬓又逢残腊后,劳生几度改元时。遥怜小隐龙门下,应对椒盘独咏诗。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双调】蟾宫曲 西湖
徐再思 〔元代〕
清平乐·春光欲暮
毛熙震 〔五代〕
渔歌子·荻花秋
李珣 〔五代〕
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尹鹗 〔五代〕
念奴娇·登多景楼
陈亮 〔宋代〕
菩萨蛮·春波软荡红楼水
吴锡麒 〔清代〕
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纳兰性德 〔清代〕
西河·大石金陵
周邦彦 〔宋代〕
塞孤·般涉调
柳永 〔宋代〕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