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布衣何事欲朝天,螺渚霜空见发船。闽树晓关分楚泽,越城寒火接吴烟。
白门酒熟谁同醉,华馆灯孤笑独眠。阙下名公多旧识,莫令归兴后春前。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小桃红·胖妓
王和卿 〔元代〕
酒泉子·芳草长川
冯延巳 〔五代〕
解语花·云容冱雪
施岳 〔宋代〕
柳梢青·茅舍疏篱
杨无咎 〔宋代〕
水龙吟送张大经御史,就用公九日韵,兼简
白朴 〔元代〕
朝天子·西湖
徐再思 〔元代〕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周邦彦 〔宋代〕
忆秦娥·咏桐
李清照 〔宋代〕
好事近(重午前三日)
姚述尧 〔宋代〕
画堂春
张抡 〔宋代〕